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身边好人

金安区陈习霞:一人撑起三个家 有甜有苦有牵挂

编辑日期:2023/8/10   作者:管理员   来源:金安文明网   点击次数:

在张店镇张店街道有这样一位刚退休的村干部,她叫陈习霞,今年59岁,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位普普通通的村干部。但是她从结婚生子到退休这三十多年的日子里却不那么普通,经历了人生的喜悦,也面对过人生的悲伤,一人撑起三个家,有甜有苦有牵挂!

陈习霞父母去世早,她上有一位哥哥,名陈习仓,患有肢体二级残疾;下有一位弟弟,名陈建,患有智力二级残疾。照顾一兄一弟的重担就压在她的身上,因此,结婚也就迟了些,一直到1989年,才嫁给了本街道居民李钢,婚后还一直照顾两兄弟的日常生活,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婚后育有一女,取名“金庭”,幸福的生活才刚开始,小“金庭”才5岁多,她丈夫因骑三轮车意外摔倒在大桥下面,导致下身瘫痪,为了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亲戚朋友全部借个了遍,负债累累,为了能使丈夫病情好起来,即使被医院判了“死刑”,陈习霞仍不放弃,到合肥、北戴河等大城市寻求良方,最终也没有保住丈夫的性命,那年的她才31岁。丈夫突然的离去,让家里失去了主心骨,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她的生活打个措手不及,一边承受着失去丈夫的痛苦,一边带着年幼的女儿为生活操劳奔波,同时还要照顾娘家的一兄一弟,可谓是“一人撑三家”。虽然很艰难,但是陈习霞很坚强,为了生活,她起早贪黑,三家四口就依靠她每天卖些糕点维持生计,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起来烧早饭,把哥哥和弟弟安排好就背着女儿拉着板车到集市上卖糕点。中午回来做饭,下午又继续出摊,仅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其哥哥平日里还走东家,串西家,依靠街坊救济,谁家有事就拎着“窜天猴”,点个“炮”,一天的饭食就有了。其弟弟由于智力障碍,只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经常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她回来又气又恨,还得收拾,毕竟是一母所生,手足亲情,无法释怀。就这样,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边抚养着孩子,一边照顾哥弟俩,坚难地度过了十多个年头。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随着社会的进步,她的小生意也越来越不景气,不得不转行。正在她一筹莫展时,党和政府向她伸出了橄榄枝,首先帮她兄弟俩解决了低保以及残疾人的补助,减少了她的生活压力;其次,同意她到街道居委会工作。这样家里的收入就增加了不少,可算是有了稳定的工作。陈习霞到单位后,勤勤恳恳,谦虚好学,为尽快熟悉工作,每天缠着老同志们请教、学习,经常把女儿带到单位来加班,因此,很快地进入到工作状态。除了在单位上班,回家就照顾两兄弟和女儿的生活。虽然很累,但必定对生活有盼头。面对娘家兄弟,她始终不离不弃,情同手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照料。作为一名女性,她很坚强,为了孩子,为了兄弟,她也曾想找个伴,都因她要照顾兄弟,没人愿意与她结为连理。此后,她再也没嫁,守着兄弟,抚养着女儿,艰苦奋斗着。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个年头,其哥哥也不幸去世了,又失去了一位亲人,哥哥在世时生活上虽然给她增加了负担,但毕竟是一母所生,悲伤在所难免。经历过风雨的她很快调整了生活状态,重新回归到工作和生活中来,兢兢业业的工作,艰苦奋斗的作风,于1995年10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此后,她更加努力,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先锋模范作用,生活因越努力越幸运。女儿也从大学毕业,在本镇张店村委会工作,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经历沧桑的她,年龄的增长,额头上多了几道皱纹。风雨之后见彩虹,家里条件逐渐好转。2021年她为弟弟申请建了一间20平米的单独住房,还安装了空调,铺上地板砖,干净的生活环境,再加上陈习霞惜心的照料,50多岁的陈健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陈习震也在2021年光荣退休。如今,年近花甲的她始终顾及手足之情,三十多年来,为了娘家兄弟付出了一生的艰辛。她对亲情的不离不弃受到了我们当地政府领导们一致好评,本地居民也对陈习霞的事件绝口称赞。

为了亲情,三十年、四十年······ 付出了太多太多,从来不抱怨不气馁,面对生活的压迫一直坚强的向前进,真真切切地彰显出一位巾帼英雄的本色,不因艰难而低头,不因悲伤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