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身边好人

暖心!这张全家福,等了20多年……

编辑日期:2022/5/17   作者:管理员   来源:金安文明网   点击次数:

“20多年了,我们一家四口终于在大影楼拍上了一张漂漂亮亮的全家福,让我从小到大的心愿得到了满足。”对于1996年出生的年轻女孩王倩来说,一张全家福甚至是“奢侈品”,从6岁开始,王倩便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照顾脑瘫弟弟和患有精神疾病母亲的重担,至今整整20年,许多“普通”的事对于她和她的家庭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 

王倩出生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困难农村家庭,父亲是个农民,母亲有精神疾病。王倩4岁时,年仅5个月大的弟弟王成财被诊断为脑瘫,父亲要在田间劳作养活整个家,小小的王倩开始明白,她的人生和别人不一样,这个家需要她。她主动承担起做饭、做家务,学着照顾弟弟和妈妈……

王倩19岁那年,父亲因操劳被诊断为腰椎脱节,手术后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王倩身上。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倩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和弟弟也享受了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及低保的待遇。

2012年,王倩第一次离开家,去往合肥上学。求学期间,王倩同时打几份工。“别看她的父母都还在,可她比很多没有父母的人活得更加艰难。”老师知道她家的情况,主动和学校商量让王倩在校食堂做勤工洗盘子,五块钱的时薪还有免费的饭菜让她感到很满足。周末她出去发传单、做促销员、做服务员等。上学期间,她每个月都能攒下几百块钱给家里。

求学期间,弟弟突然发病,王倩把他带到合肥,背着他一天跑了5家医院。鞋子将她的双脚磨破,鲜血把她的袜子黏在了脚底。最终,王成财经过5天的急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我在哪,家就在哪”这是王倩从小告诉自己的话,2017年,毕业之后的她回到六安城区工作并把一家人都接了过去,2019年,在政府的帮助下,王倩成功申请到了公租房。同年,随着工作逐渐稳定和政府的持续帮扶,王倩家也正式脱贫。

每天数次往返公司与家,给妈妈和弟弟换洗衣服、洗漱、买菜做饭、做家务,这几年来,王倩每天都是这个节奏,从无例外。她说:“早已习惯了‘两头跑’的生活,为了照顾好亲人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父亲倒下的时候,在漆黑的医院走廊,在往返工作和家的路上……王倩也感到过无助,只不过她不愿示弱,也不能。

这些年,王倩一直在给弟弟做康复治疗。弟弟会喝水了,会关抽屉了,会拍手了……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点滴的进步,都让王倩无比欣慰。如今,王成财已经22岁,可以蹒跚着自己行走。这背后付出的辛苦和爱心,旁人难以想象。

王倩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级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王倩的善良和坚守让她先后荣获“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奖”“安徽好人”“安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等称号。

和爸爸、妈妈、弟弟照一张漂漂亮亮的全家福是王倩一直以来的心愿。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市文明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照见最美”公益摄影项目,让最美的你遇见最美的自己,王倩便是该项目的首位受益人。市文明创建指导中心联系市爱心车队、爱心企业龙摄影MAX影像艺术空间为王倩拍摄全家福。市爱心车队免费接送、龙摄影MAX影像艺术空间爱心提供摄影套餐,终于圆了王倩一直以来的梦。

“我的家庭也许没有那么‘完美’,能够‘完整’地、越来越好地生活便是此生最大的心愿。‘合家福’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看着手中的相片,王倩百感交集,微微红了眼眶。

“‘照见最美’公益摄影项目旨在关爱特殊群体,礼遇先进典型,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志愿服务,为群众心愿提供‘私人定制’的文明实践服务。”市文明创建指导中心主任倪琼瑶告诉记者,“下一步,市文明创建指导中心还将联系六安市摄影家协会,为更多特殊群体和先进典型拍出他们最幸福的瞬间。”(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邱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