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村镇

先生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孝老爱亲家风薪火相传

编辑日期:2020/5/11   作者:管理员   来源:金安文明网   点击次数:

“对老人好就是给孩子上了一堂言传身教的课。”“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优秀品质更应在咱们这些子女身上得以传承。”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先生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用一个个平凡而感染的故事,分享了“母亲”的故事。让孝老爱亲家风代代相传,薪火不息。

养育之恩大于天,我们应当做的

“我的糖吃完了!”

“买,我们买!”

“红糖吃完了吧?我们带来了,还有爱吃的苞米、饼干、酸酸乳……”

“你的衣服都洗干净带来了,鞋子给你带了双新鞋,先来试试可舒服?”

眼前这位要糖吃的“老小孩儿”,是先生店乡钱圩村的陈保珍老人,也是2019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人生有一女,抱养一子一女。

△女儿江传芳听母亲讲养老院的新鲜事

年近百岁的她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子女儿媳恭顺谦和,不让老人费心,早年丈夫事无巨细的疼爱,也使得这位直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一直以来在生活上不用操心。丈夫去世后,身体残疾的她由子女在家看护,却变得闷闷不乐,在与子女共同商议后,来到了先生店乡硖石村九九养老院,由专业人员看护照顾。

△女儿江传芳喂母亲吃饭

“我们一开始也都不想送她来养老院的,根本舍不得,经过共同商议,送来离家不远的这里,她有许多老人一起聊聊天,我们上班下班随时就来看看了,在外面工地上干活的时候也踏实放心些,虽然苦点累点,但是也能多赚点钱孝敬妈,养育之恩大于天,我们应当做的”,儿子江传发说,“来这已经有近三年了,一直照顾的也很好,有什么需求和情况,也及时跟我们沟通”。

△儿媳吴正芳为老人买来新鞋,护工韩庆芳向我们介绍老人情况

“这家孩子都孝顺啊,姊妹也团结,三天两头就来看看,散不扯(有时候)就撞到一起都来了,今天是母亲节,正是吃饭时候,你们看,又都赶来了”护工韩庆芳在一旁笑着对我们说,“你看那柜子,新衣服、新被子的,你买一件我买一件,老人都忘记穿。”

“什么母亲节?”老人一边吃着女儿从家里带的饺子,一边问,护工大声回答道,“你每天过的都是母亲节!”

从前那个告诫我们少吃糖的人变成了向我们讨糖吃的“老小孩儿”,时光的流转,身份的更迭,不变的是家人之间的互相扶持和关爱,还有江家孝善恭和的家风,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养育之恩大于天,无论生养,皆百善孝为先。先生店通过落实集中供养、低保、养老等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减轻了许多困难家庭的压力,但孝敬父母、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为江传发夫妻、江传芳、江传云点赞!


妈,不怕,我们一直都在呢!

94岁的杨志育,是先生店乡大旺村人,视力障碍、身体行动不便又患有多种慢性病的她属于先生店乡的重点关注人群,也是乡里的边缘户,71岁的独子沈克传与妻子一直悉心照料着她。“妈,吃饭了!”“妈,我给你梳头!”“妈,你不要动,我来擦!”“妈,我干活去了!”“妈,我回来了!”……

△沈克传为母亲梳头发

在沈克传眼中,是身为儿子的孩子在照顾着自己的母亲,在我们眼中,是一位长者在照顾另一位长者,三五天倒还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饮食起居照顾。

“我孩子孝心啊,我眼睛看不见,他和儿媳妇天天做好饭送我手里吃,洗澡梳头都是他们照顾”每次有人来看望她,了解她的生活困难和身体状况时,她总是对孩子赞不绝口,却也担心自己成为孩子的拖累,沈克传听到这里总是拍着她的手说,“妈,不怕,我们一直都在呢!”

从前那个告诫我们走路抬头挺胸的人变成了脊背弯弯需要我们撑起家庭的人,时光的流转,身份的更迭,不变的是对母亲的牵挂和守护,一声“妈,我回来了!”成为母亲心底最动听的音乐,趁春光、趁煦风,让我们多回家看看!


对!我们就是亲母女!

85岁的吴克芝是先生店乡硖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脱贫,因脑梗死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坐在轮椅。“多亏了她,服侍我,给我洗澡换衣喂饭,天天逗我笑”,老人口中的“她”,正是自己的儿媳丁晓美。

△丁晓美带婆婆散步

43岁的丁晓美看似柔弱,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她是一位优秀的吊车司机,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老人总是穿戴整洁,虽然长期坐在轮椅,身上也不曾生过一处褥疮,每当她经常推着婆婆到街上遛弯儿时,邻居们总会笑着说,“这娘俩长得可真是越来越像了,晓美倒像是亲丫头!”“对,我们就是亲母女!”

从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变成了婆媳,变成了亲人,从作为新娘子,最开始羞涩的改口叫“妈”,到如今越来越像成为亲母女。婆媳俩互敬互爱,演奏了一曲和谐家庭的华章,也成为硖石村交口称赞的“最美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