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未成年人

我区谱写素质教育新篇章实现教育发展新跨越

编辑日期:2018/4/2   作者:管理员   来源:金安文明网   点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相继出台了《金安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六安市金安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金安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6~2018年)》等文件,明确全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积极调整区财政支出结构,教育事业经费单独立项、优先安排,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累计共投入资金近20亿元,“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部结束,“全面改薄”五年任务两年完成,城区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各学校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全面开展。2015年,我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区)国家认定。目前,全区含教学点在内共210所公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教育教学用房、运动场地等基本满足需要,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新建公办幼儿园13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7所,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教师周转房、公租房相继建设,教师住房正不断改善。民办学校在全区学校建设的带动下,也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校容校貌同样大为改观。
  二是勇于担当,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建设步伐。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大幅增长,为解决城区孩子“上学难”、“上学贵”和“大班额”现象,满足城区教育需求。从2014年起,六安市相继实施了“六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投入资金7.18亿元,新建、扩建14所中小学。目前,以“改善条件,提升内涵,规范有序,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已经接近尾声,累计建设资金达5亿元,实施16所学校,其中续建两所、改扩建九所、调整两所、转制一所、政府购买服务两所。以金安区为例,在过去三年,先后投入3.849亿元,改扩建人民路小学、望城岗小学、三里桥小学,新建人民路小学东校区、梅山路小学分校、金安路学校、清水河学校初中部、新城学校、人民路学校南校、清水河学校、新城第二小学、人民路小学北校区等12所,新建建筑总面积为22.8973万平方米,新增近500个教学班,多招收学生近2.3万人。
  三是狠抓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工程。2015年,在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国家认定后,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乘势而上,决定实施“2016年~2018年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每年下拨专款奖励资金,2016年~2018年分别下拨专款6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通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两年来,我区立足区情、校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月月有主题、校校有特色的提升实践活动,相继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足球联赛、器乐大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展演、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初中生汉字听写大赛、“创森”“三节”作品遴选、暑期阅读及安全征文、中小学生运动会、师生才艺展演、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该区共有五万余名学生参与了各类活动,五千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成功创建各类兴趣小组五百多个,创建足球、禁毒、法制、国防、科普等各级各类示范校八十多个,学校工作和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师生整体素养普遍提高,社会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另外,今年初结合辖区学校发展实际,出台了《金安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升工程2018年常规工作实施意见》《金安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六大示范校创建”工作方案》,采取“中心+常规+特色”的推进模式,突出教育教学和校园安全两项中心工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教改活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常规工作。同时,开展特色工作,启动“六大示范校创建”活动,即师德师风示范校、平安校园示范校、文化校园示范校、社团建设示范校、阳光体育示范校和书香校园示范校。
  四是优化结构,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我区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皖西好老师”、“皖西名师”、“皖西好校长”、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和“师德师风示范校”评选活动,把学习和弘扬模范精神融合到推进师德和学术道德等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中去,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教书育人、刻苦钻研,精通业务的先进典型。大力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设“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上得来”的长效机制,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提供有力师资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教师调动、选调、支教、职务评聘和顶岗培训工作,完善教师绩效考评奖励机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切实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继续做好校长集中研学活动,全面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全面落实农村艰苦学校津贴、乡镇工作补贴,不断完善教师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五年以来,新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511套,1.7885万平方米,总投资2227万元,逐步解决乡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2016年~2017年,累计投入资金259万元。在没有建设教师周转房的学校开展“洗浴工程”,为住校教师新建淋浴房、安装热水器,在偏远乡村学校实施“午餐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吃住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