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资讯

妙笔绘美景 乡村变模样——我区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编辑日期:2016/11/14   作者:管理员   来源:金安文明网   点击次数: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我区充分结合各村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深挖内涵、打造特色,体现乡村自然风光和历史文脉,示范片区建设引领作用显现,走出了具有金安特色、可推广、能复制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抓环境,点面结合
  “锃亮的瓷砖、水冲式蹲便池,厕改以后我这小院可比以前干净多了,在院里乘乘凉、聊聊天,很是滋润。”每次提起农户厕改,中店乡中店村的老张就笑得合不拢嘴,村两委按照最高厕改标准为其免费改厕,着实为老两口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今年以来,我区通过实施农村厕所改造工程,以实施农户改厕为重点,以扩面提质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为牵动,集中攻坚,持续推进村庄绿化、净化,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环境整治上抓“脏乱差”整治,建立完善了“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各镇都实行环境卫生的公司化管理,全区238个村庄全部实现“村村净”,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
  抓生态,连片整治
  在片区建设中,我区按照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风光、特色产业等类型,注重对历史遗留产物的保护,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深入挖掘,丰富内涵,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庄特质,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我区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以中心村、乡镇驻地、旅游景点周边村为重点,突出治理“八乱”现象,基本实现了“八化”目标,充分发动群众,扎实开展“自清自净”活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大幅提升了村镇面貌。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净化,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绿荫工程”,积极栽树植绿,累计植树8万余株,整治河道、沟渠42千米,村均绿化率达到60%以上。加强环卫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按照“政府统一购买、市场化运作管理”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公开采购社会化服务。各乡镇均与有资质的物业公司签订了环卫合同,建立了管理制度,各村均成立2人以上的保洁小组,实现了垃圾清运、公共区域保洁、环卫设施维护专业化管理。同时部分中心村新建了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其余各村也因地制宜采取了沼气池、“三格式”等污水处理方式,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抓产业,融合旅游
  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是相辅相成的。我区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路径,大力完善规划设计,全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生存环境,加大业态植入助推扶贫,不断强化措施、统筹结合,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取得阶段成效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发展。
  我区在九十里山水画廊沿线、重点景区周边布点了中店、金冲、茶行、毛岭、牌楼等中心村,将中心村建设融入到“画廊”建设中去,把各个中心村打造成为“画廊”沿线的新亮点,实现景村融合、农旅融合,促进美丽乡村提升巩固。如张店镇太平桥村,整治环境,景、村同步,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景区投入400多万元打造景区入口及接待中心,镇村投入500多万元整治中心村及景区周边环境。道路网四方通达,串联风景点;房屋改造统一建筑风格,展现美丽乡村新面貌。该中心村立足产业支撑,实现民富村强。因地制宜,发展“一村多品”,注重引导培育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三产服务业。目前,太平桥中心村已流转土地3000余亩,晶鑫葡萄园、九月观光农业园等落地生根,带动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快速推进。村内拥有省级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农家乐12家,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群众“靠山吃山”,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有了极大提高。